教学研究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教学工作 > 教学研究 > 正文

形势与政策教学大纲

发布日期:2022-02-11 作者: 来源: 点击:

课程编号:A010000103

学时:每学期40学时

学分:2学分

适用专业:学校专科各专业

开课部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高校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形势与政策”课的任务是帮助大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增强实现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掌握该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理论观点、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和方法去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指导自己的行为,提高投身于国家经济建设事业的自觉性,明确自身的人生定位和奋斗目标。

二、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

“形势与政策”课的主要内容,从整体上看,是对学生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进行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任务和发展成就教育;进行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活动和重大改革措施教育;进行当前国际形势与国际关系的状况、发展趋势和我国的对外政策,世界重大事件及我国政府的原则立场教育;进行马克思主义形势观、政策观教育。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目的、意义,学习的方法、途径;观察形势和理解政策的正确立场、观点与方法。

2.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任务、发展现状和趋势;党和国家实现现阶段任务的基本方针和政策;党和国家的重大活动和决策。

3. 当前国际关系的状况、发展趋势及我国的对外政策;世界重大事件和我国政府的立场;世界大国外交形势。

4. 大学生在形势与政策方面普遍关心的社会重要问题,热点、焦点、难点问题的基本情况及相关政策。

三、重点与难点

1.重点:在教学中突出马克思主义形势观教育,引导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国内外形势,从总体上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总体布局。

2.难点:针对学生对形势和政策的认识,解决思想实际问题。

四、课程学时分配及教学方法

“形势与政策”课作为大学生必修课列入大学教育全过程,主要采取课堂讲授(专题讲解)、报告会、自主学习以及讨论等形式安排学习。每学期总学时为40学时,共开设5个学期。为了使课程的效果更明显,不但内容上有针对性、时效性,而且力求教学形式多样、教学手段灵活,课内和课外相结合,讲授和讨论相结合,听课和课外阅读相结合等,让学生喜闻乐见,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五、课程考核

“形势与政策”课考核的方式为考查。实行学期考核制,每学期考核一次。成绩评定采用“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记分制方式进行。课程总成绩以第五学期成绩为基础,参照其他各学期成绩综合评定,一次记入学生成绩册。

考核方法可以灵活多样,由任课教师根据授课内容及要求决定,可以出和教学内容相关的试题开卷测试,也可以采用撰写调查报告,写小论文或学习心得体会等形式考核。出勤情况和课堂表现作为参考成绩。考核要充分考虑本课程特点,重点考核学生对国内外形势的认识和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参考教材

[1]《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按学期分别印发)

[2]《时事报告大学生版》.中宣部时事报告杂志社主编.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思政工作司委托出版(按学期分别印发)

[3]央视重要新闻。

[4]《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相关文章。

[5]人民网、新华网重要新闻。

七、大纲说明

本课程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思想体系和内容上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的重要思想理论基础。学好《形势与政策》课对于学好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具有重要作用,教学内容上相互衔接,教学方法上互补,教学目标上一致,课程可同时开设,齐头并进。

本课程的主讲教师必须具有思想政治理论专业知识,具备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或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教师在思想上要与国家方针政策保持高度一致。教师在授课时注意处理好理论与实践、教与学、课堂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等方面的关系,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注意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创新;注意引导学生关注与本课程学习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注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树立教学以学生为本,教育为学生服务的教学理念,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教师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与提高业务水平,积极了解当代及本校大学生的实际学习与生活情况及其思想特点,对症下药,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制定人:                                            审定人: